手把手教你如何进行职业选择
¥4000资深投资人为你把脉创业公司融资
¥5000面对赎回或者退出,创始人如何应对
¥5000
行家自述
从事过技术、咨询、PE/VC、创业以及管理等多个行业,对于创业、管理和投融资有多种角度的理解,同时对于职业发展也有多种角度的体验。 毕业于清华和斯坦福,接受过工程和商科等系统训练。 清华读书期间正好经历了第一个互联网泡沫的产生和破灭,全国第一个能上网的大学宿舍、大学生创业、会写HTML就能月入一万等,都是我以及身边朋友亲身经历的奇迹,而从中获益颇多。首先,我成为了一个程序员;其次,我拿出大学期间编程攒下的零花钱,在北京北二环的黄金地带买了一套房子。 然而,当面对职业选择的时候,我放弃了自己的兴趣,因为当时最赚钱的工作是战略管理咨询,经过数轮面试最后加入BCG。在BCG的日子,我是个另类的咨询顾问,在这个以加班和辛苦出名的行业,工作得既顺利又顺心。因为我坚持了编程,许多工作都通过我开发的软件来完成,本来需要一两天的工作,只需要一小时。该软件最后被公司便宜买走,后来才知道类似的软件叫做Thinkcell,年收入过10亿美元。 三年后,来到硅谷攻读斯坦福商学院的MBA。硅谷的生活让我第二次感受到互联网和科技的神奇。我曾在LinkedIn做实习项目,当时没有人知道LinkedIn的未来在哪里;上同一门课的美国小哥,因为课程作业写了一个出色的App,被Facebook百万美元收购了;最热门的课程都围绕创业,谷歌CEO和乔布斯常常是老师……于是,我决定毕业后做VC,走到互联网的前沿去感受这一阵浪潮,但当时却没有勇气自己创业。 回国后加入了当时顶尖的创投机构——软银赛富,挖掘出了58同城及快播等公司。然而,投资的四年让我见识和结识了各种各样的创业者,又将我心中对技术和对产品的兴趣和渴望再次唤醒。最终还是轮回到创业这个选择。 在离开软银赛富之后,先是短暂服务于一家高速成长的互联网公司,而最终还是撸起袖子从零开始。在创业浪潮刚开始的时候,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创业成立一面数据,主要通过SaaS和DaaS服务于对冲基金和快消品公司,最终被一家跨国大公司收购。算是在SaaS的泡沫破灭之前成功退出。 在之后,兼顾到家庭,从深圳回到北京开始在大厂打工,先后担任58同城联席总裁和百度SVP,从事过本地服务、招聘、医疗健康和AI等个行业。对于医疗健康和AI,有自己独到见解。受AI大浪潮的感召,目前重新出发和寻找新的方向,期待与大家交流。 在知乎上经常吐槽,许多都是关于大数据和投融资方面的回答及文章。知乎主页:https://www.zhihu.com/people/he-ming-ke
常见问题
- 「在行」能帮我做什么?展开
- 如何开始使用「在行」?展开
- 行家值得信赖吗?展开
- 约见有什么规范?展开
用户评价
暂时没有评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