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 Duo
北京
前投行董事
评分: 9.7
响应率:
约聊人数: 61
  • 弯道超车入场投行,你也可以!

    无论是融资方案、求职面试、投行升级还是职业规划,我将分享一些个人总结的、可持续使用的经验与资源于你,我们的谈话采取Q&A的方式,对你的问题做针对性的解答: 我会告诉你,债券行业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判断项目可行性判断,如何实现企业的最优化融资与套利(在国内强管制的资本市场,套利是一个中性词)。 我会告诉你如何进入债券融资行业,无论你来自学校、四大或者律所,路径如何铺设,技能如何储备,如何弯道超车。 我会告诉你投行需要什么样的banker,你是否适合这一行,投行的承揽、承做、承销、项目组、资本市场岗、销售岗、内核岗的“热键”都在哪,职业通道如何打通、拓宽。 我会告诉你面试时的考官心态,面试官表面问的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评估你的什么。 我可能也会跟你聊些时间规划、读书、精力管理、投资等的一些想法。 谈话内容均不涉及任何商业秘密。

    ¥599
  • 解答应届生关于投行offer的疑问

    无论是投行入行规划、简历与面试指导还是面试官视角,在我们的谈话中我都将为你分享,谈话采取Q&A的方式,对你的问题做针对性的解答: 我会告诉你,金融行业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未来可期的领域。 我会告诉你如何获得投资银行offer,路径如何铺设,技能如何储备,如何弯道超车。 我会告诉你投行需要什么样的banker,你是否适合这一行,投行的承揽、承做、承销、项目组、资本市场岗、销售岗、内核岗的“热键”都在哪,职业通道如何打通、拓宽。 我会告诉你面试时的考官视角,面试官表面问的这个问题,其背后实际上是在评估你的什么点。 我可能也会跟你聊些个人成长、金融领域生涯规划等的一些想法。 1.谈话内容均不涉及任何商业秘密。 2.本话题仅面向无工作经历的在校学生。

    ¥599
  • 内向性格人士的职场探索

    提到内向性格,认知偏见一般都是这样的, 职场朋友少----其实他们拥有少数真正的好友,只是“狐朋狗友”比较少, 职场社恐----其实只是对简短的对话有恐惧,对于深入的交谈其实收放自如, 职场影响力弱----其实内敛、内心坚定、身体力行,比PUA和主动管理高级得多。 内向性格的人在人生初期一般都会不自信、觉得跟周围格格不入,甚至偶尔还有些挫败感, 但是其实度过了这一段迷茫期,你会发现内向性格的真正力量,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成为了,如何做好个人成长,尽快完成上述切换。 这个切换,我认为需要大量读书、个人实践和一些过来人指导,缺一不可。 在这里,我将以自身思考与实践,以及周围伙伴发生的实例,一起探讨内向性格人士的职业生涯与个人成长。 谈话内容均不涉及任何商业秘密。

    ¥599
  • 投行人员如何布局职业生涯的第二曲线

    当前金融业发展的底层思路已经发生了方向性实质转变。 未来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会是下一个确定的高薪行业领域。 作为曾经的高薪行业代表的投行从业人员,金融业从业者们,如何自救? 提前布局职业生涯的第二曲线就显得十分紧迫,但是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机会打造。 从银行投行跨界进入券商投行债券组, 从执行到承揽,从债到股, 再从投行跨界进入上市公司分管REITs基金。 在2023年,我完整闭环的走过了这一条路,实现了投行向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切换,并将这个过程的琐事,写成了连载专栏《投行OG的奇幻漂流》。 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感悟是要找属于自己的独特“支点”,而且最好要提前3年谋划。 我将会把这个完整过程可复制的部分,里面的大坑与关键,以及整体运作的底层思路与你分享。 我会告诉你,投行人员除了去上市公司做董秘条线,还有别的不为人知的选择吗? 尤其投行债组的人员,在行业积累相对较少的实际况下,该如何布局谋划,弯道超车? 我会告诉你,金融卖方从业人员进入到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工作巨大差异,如何快速切换或者提前调整? 切换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又该如何调整? 期待你的约见。

    ¥599

行家自述

Ciao~简单介绍下自己: INTJ,40岁上下,职业经理人,全马完赛者与持有PADI职业潜水执照。 现任某科创板龙头上市公司高管,分管新能源基金。 先后供职于国家开发银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及华泰联合证券,主导了国家电力集团、广州基金、北控清洁、天合光能等多家知名企业的融资交易,所主导的境内首单可续期熊猫债项目获得2018年度深圳证券交易所创新奖,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面试官。 在这里,我希望跟你分享的其实不是取与求的技巧,而是协助你的生涯迭代与破局, 我能为你做什么? 如果你希望进入金融领域, 或者说如果你希望走出金融领域, 我会用自己以及身边的实例,为你答疑解惑。 如果你是i人,对于职场有困惑, 我会用自己以及身边的实例,和你分享探讨。 欢迎你的约见。

教育经历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17.9 - 2019.7

MBA

同济大学 2006.9 - 2010.7

学士

用户评价

暂无评价

暂时没有评价哦

常见问题

  • 「在行」能帮我做什么?
    展开
  • 如何开始使用「在行」?
    展开
  • 行家值得信赖吗?
    展开
  • 约见有什么规范?
    展开
选择约聊话题
弯道超车入场投行,你也可以!
解答应届生关于投行offer的疑问
内向性格人士的职场探索
投行人员如何布局职业生涯的第二曲线
选择约聊方式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