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武松
北京
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绿色与低碳专家,超低能耗专家,建筑消防排烟
评分: -
响应率:
约聊人数: 1
  • 新规对建筑消防设计有哪些影响?

    常闭式应急排烟窗的设置要求? 应急排烟窗的面积要求? 联动开启的触发信号是什么? 谁来负责? 具体如何设置? 房间套房间的情况,房间是否排烟,面积如何计算?看单个隔间面积即可,还是要看总面积是否达到需排烟的面积? 不要因为图纸上长得像走道,或者建筑专业标了走道两字,就认为是消防意义的疏散走道。也许,这只是大空间的一部分。 有些审图老师,在无需校核单个风口允许排烟量的防烟分区里,仍然要求两个排烟口满足最小间距,是否需要这样理解?从条文文字看,确实如此,但实际这个规定的出发点是源于最大允许排烟量这个问题,不应脱离出来。 无吊顶场合,排烟口向上的设计,规范没有禁止,喷淋喷水可能进入排烟口的问题,是否需要考虑 敞开楼梯间,有窗即可,无需按封闭楼梯间的自然通风要求 55037规定疏散通道不能低于2.1m,是否要认为即使是活动挡烟垂壁,也不能低于2.1m?那净高小于2.6m的场所要划分挡烟垂壁时,怎么做? 挡烟垂壁至少500mm这条要保证吗? 当走道长边一侧完全靠外墙,可以沿长边均匀开窗,还有没有必要只认两端的窗?

    ¥599
  • 防排烟系统疑难杂症解决方案

    1.防排烟风管耐火极限要和做法落地 2.复杂空间和走道排烟处理 3.新规对280°防火阀控制要求和做法 4.各地对防排烟规范的执行要求 5.前室能不能穿越风管 6.面积x60得到排烟量的房间,或者说,不是用热释放理论计算排烟量的防烟分区,校核单个排烟口允许排烟量,有没有意义? 7.大于300m2的自然排烟场所,用挡烟垂壁划分防烟分区,是否每个防烟分区必须要满足按大空间计算的面积,建议单个防烟分区按2% 8. 有可燃物的吊顶内,风管40mm 隔热,理论上满足耐火极限的风管,还必须要求至少40mm厚的隔热吗?有可燃物的吊顶里,这条属于过时的老黄历,还是确有必要单独规定?隔热风管外表面温度要求,究竟是不能超过80度,还是外表面满足耐火隔热性的测试标准即可? 9.房间套房间的情况,房间是否排烟,面积如何计算?看单个隔间面积即可,还是要看总面积是否达到需排烟的面积?

    ¥499
  • 建筑设计,能源,低碳

    我的价值通过技术创新和系统设计,帮助各行各业持续降低能源消耗,助力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整个低碳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599
  •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如何设计?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与普通建筑比较有什么优点? 3.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怎样做到消耗极少的能源使室内温湿度适宜的? 4.什么是热桥效应? 5.成本增量多少?

    ¥499

行家自述

北京城市副中心技术质量设备专家 副中心二期设备采购招标技术暖通专家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绿色低碳专家 北京市公共机构绿色与低碳专委会专家 数据中心节能评审专家 北京市政府投资项目招标评审专家 北京能源学会绿色低碳专家 暖通空调杰出青年 长期从事建筑节能、机电系统、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设计研发、标准编制、工程设计及咨询工作。 获得过2013年度MDV创新设计奖 2017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工程设计二等奖 2017中国勘察协会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2019中国勘察协会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 2019北京工程勘察协会公共建筑二等奖 2019-2020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建筑创作类银奖 2020年国际建筑金奖。先后在《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Building》、《中国工程热物物理》、《暖通空调》、《建筑科学》、《制冷与空调》等行业核心期刊杂志公开发表专业性论文19篇. 我的价值通过技术创新和系统设计,帮助各行各业持续降低能源消耗,助力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整个低碳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用户评价

暂无评价

暂时没有评价哦

常见问题

  • 「在行」能帮我做什么?
    展开
  • 如何开始使用「在行」?
    展开
  • 行家值得信赖吗?
    展开
  • 约见有什么规范?
    展开
选择约聊话题
新规对建筑消防设计有哪些影响?
防排烟系统疑难杂症解决方案
建筑设计,能源,低碳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如何设计?
选择约聊方式

推荐专题